我的身份,无形中镀上了一层金。
谁都知道,我的东西入了陈府的眼,甚至可能和陈家搭上了关系。
那些收“清洁费管理税保护费”的牛鬼蛇神,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连王金宝看到我,那张胖脸上都挤出了极其勉强的笑容,眼神却更加怨毒。
衙役再来,也是客客气气,甚至暗示我有什么麻烦可以找他们。
我知道,这暂时的安宁,是用“寿桃”和“香胰子”换来的,是狐假虎威。
但这就够了。
我需要时间发育。
借着这股东风,我决定升级店面。
一直用草棚和帆布遮掩不是长久之计,而且超市里的好东西越来越多,需要更安全、更隐蔽的展示空间。
我花钱请了镇上的泥瓦匠和木匠。
对外宣称是翻修祖屋。
帆布门帘换成了厚实的木门,草棚拆掉,建起了半人高的柜台,后面是重新加固、粉刷过的土墙(掩盖了水泥墙)。
最重要的是,在柜台后面,我让人砌了一道影壁墙,彻底隔绝了外面看向里屋的视线。
影壁墙后,就是通往超市内部的真正大门。
小铺焕然一新,虽然还是土墙瓦顶,但干净整洁了许多,像个正经铺面了。
招牌也换成了新做的木匾,依旧是“林家小铺”四个朴实的字。
商品种类也悄然升级。
“神仙面”旁边,增加了“细白挂面”(更精细的面条)。
“咸疙瘩”增加了新口味:辣味榨菜(老干妈油辣椒拌的)。
新上架了“糖霜”(白砂糖)和“蜜晶”(冰糖),装在密封的小陶罐里,定价极高,专供富户。
“凝香玉脂”(香皂)和“百花凝露”(沐浴露)正式限量开售,成为镇上有钱太太小姐们追捧的奢侈品。
甚至谨慎地推出了一种“止泻散”——其实就是磨成粉的黄连素片,用油纸包成极小的一包,附上极简单的说明(仅用于轻微腹泻),价格高昂,且声明“后果自负”。
生意越发红火,钱箱越来越满。
我在镇上的地位也悄然改变,从“那个运气好的孤女”,变成了“有点本事的林掌柜”。
连里正见了我,也会客气地点头打招呼。
我沉浸在创业成功的喜悦和数钱的快乐中,警惕性不知不觉降低了一些。
超市里的盐,一直是我最大、也最谨慎的底牌。
我知道这玩意